师说经管(第八期)之经管前沿‖“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

发布者:朱汉彬发布时间:2020-11-12浏览次数:1072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9年人均GDP超1万美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积累、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众多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2020年爆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改革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虽然在扎实推进,但存在失衡,特别是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悬殊,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协调性与可持续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改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悬殊状况,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二、项目研究的学术问题及意义
  (一)学术问题
  1.如何选择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2.如何通过理论创新来讨论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
  3.如何求解适宜性创新模式的门槛条件,如何识别影响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策略和路径。
  (二)意义
  理论意义:构建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理论模型,进一步发展适宜技术理论。
  实践意义:提出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策略和具体路径,促进我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三、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1.对我国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进行分解,阐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组分在各区域的时空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
  2.构建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理论模型,从理论层面解析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规律性关系。
  3.基于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理论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的结论,分区域提出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双层分层提升对策建议,以提高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缩小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差距。
  (二)研究方法
  本项目采用文献调查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四、项目的创新之处
  本项目从区域创新要素的异质性出发,构建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理论模型,将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研究我国各区域有差异的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转换与具体路径措施,为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提供可行、有效的对策建议。
  五、项目申请的心得体会
  坚持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成果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20BJL095)

作者简介:
  吴振球,bat365官网登录经济贸易系贸易经济教研室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优秀鉴定专家。主持包括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部省级以上项目7项,在《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荣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厅局级以上学术奖励7项。



附:“师说经管”栏目简介
  为实现“成为经法管融通的一流商学院”的学院愿景,做一流的学术研究,发表一流的学术成果,既是“创造商学新知”的必由之路,也是“贡献商业智慧,培养商界精英”的立身之本。“师说经管”,正是反映学院教师在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两大一级学科研究动态的一个窗口。具体包括“经管资政”、“经管新知”、“经管前沿”三个板块。
  经管新知——主要介绍学院教师在国内外一流期刊、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成果;获奖的优秀专著,体现了学院在商学知识领域的新贡献。
  经管前沿——主要介绍学院教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其他国内外重要项目申请中新立项的课题,以及承担的重大横向课题和咨询项目,体现了学院在商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方向。
  经管资政——主要介绍学院教师在面向公众发布的有影响力的调研报告,或者是产生社会影响的政府咨询报告等,体现了学院在响应当今社会重大需求和服务国家发展方面的贡献。

  欢迎各位老师来稿!

往期回顾:
师说经管(第七期)‖智能化生产背景下产品的质量如何提升?
师说经管(第六期)‖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揭开假洋品牌的神秘面纱
师说经管(第五期)‖谦逊领导力